一、重阳节与老人心理健康
重阳节作为老人节,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。
首先,重阳节的各类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。家庭团聚是重阳节的重要主题之一,子女、孙辈与老人共度佳节,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,有效减轻了孤独感,促进了情感交流和亲子关系的发展。特色活动如登高赏秋,老人们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,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,不仅锻炼身体,还能让心胸更加开阔。赏菊饮酒则为老年人提供了积极向上的社交和娱乐方式,增加了社交互动,促进了社区参与,减轻了心理压力,提升了心理幸福感。而且,传统食物重阳糕也有助于老年人的营养摄入和健康保持。
其次,重阳节的寓意有助于老年人的心态调适。传统上,重阳节被视为秋天阳气最旺盛的日子,具有祛病、避邪、祈福的寓意。老年人通过参与庆祝活动,能感受到秋天的生机和活力,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,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。这个节日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情境,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,增强自我肯定和自信心。
最后,重阳节的传统饮食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。喝菊花酒,在天气渐凉的时节,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四肢发冷的症状,刺激胃液分泌,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。吃重阳糕,其中的菊花成分可以清凉去火,对因脏器衰弱导致肝火过剩的老年人有良好的去火作用。螃蟹富含蛋白质,可以延缓老年人的肌肉流失和骨骼问题。
总之,重阳节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。它通过与家人、社区和社交网络的互动,满足了老年人的社交需求,增强了自我价值感,同时也让老年人能够回顾过去、分享情感和关怀健康。重阳节的庆祝活动和体验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,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。
二、老人心理问题面面观
(一)常见心理障碍类型
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生活环境的变化,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。
1. 神经衰弱及睡眠障碍
老年人神经衰弱的症状较为明显。情绪上不稳定,容易生气、脾气大,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。睡眠方面,常出现焦虑、紧张,导致难以入眠、睡眠浅且多梦。醒来后无法缓解疲劳,感觉脑袋昏沉。此外,还容易疲劳,注意力不集中,反应迟钝。有的老年人表现为身体和精神疲惫,情绪好时疲劳感相对不明显,情绪不佳时则不想做事,躺在床上也觉得累。还有的老年人睡眠障碍严重,难以入睡、易醒,休息整晚仍感困乏。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头疼症状,早晨起床时头部发沉。同时,情绪不稳,容易被激惹,稍有不顺心就脾气暴躁,甚至性格改变。
2. 抑郁症
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多样。情感上,患者常闷闷不乐、郁郁寡欢,对以往兴趣爱好减退甚至消失,觉得生活枯燥乏味、精神状态差,甚至绝望。意志活动减退,生活懒散、不想说话、行动缓慢,不愿与人交往,常独处。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、醒后难再入睡、多睡多醒、睡眠紊乱。脾气暴躁,会因小事发脾气,容易流泪哭泣,还出现无精打采、困倦等症状。躯体上可能有嗳气、便秘、呃逆、胸闷、心慌等不适,容易漏诊和误诊。
3. 焦虑症
老年焦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。急性焦虑症患者可有惊恐发作,表现为心慌、严重胸闷、濒死感,还可能四肢麻木、头晕、视物模糊等,需尽快对症处理。慢性焦虑症患者主要有乏力、心悸、烦躁、呼吸困难、出大汗、尿频、尿急等症状,可通过口服抗焦虑药物治疗,避免嘈杂环境。焦虑症患者还表现为焦虑、恐慌、紧张,觉得最坏的事情即将发生,坐卧不宁,缺乏安全感,提心吊胆,心烦意乱,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,严重时有恐惧预感,对外界刺激易惊恐反应,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,如头痛、入睡困难、出汗、四肢发冷、手指发麻、手抖、肌肉跳动、眩晕、心悸、胸部压迫感或窒息感、食欲不振、口干、腹部发胀、烧灼感、便秘或腹泻、尿频、性欲缺乏、阳痿等。
4. 疑病症
老年人疑病症表现为心理和躯体两方面。心理上,对生活信心不足,悲观,对外周事物兴趣不大,关注躯体不适症状。躯体上,2/3 的老年患者会出现从头到脚、从心脏到消化系统、肌肉、骨骼等各处不适。有的老人表现为胸闷、憋气、心前区疼痛,常到急诊或心血管科就诊;有的出现消化道症状,恶心、反酸、胃胀、胃部不适或隐痛、腹泻;有的浑身冷、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热等;有的出现心悸、心慌、出汗等症状。还有的老人会出现吞咽障碍或咽部异物感,认为有痰或异物但检查无异常。
5. 老年痴呆症
老年痴呆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,除记忆、理解、判断、推理、计算和抽象思维等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外,多数病人还可伴有幻觉、妄想、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,严重影响工作、生活和社交能力,意识一般无异常。起病于老年期,病理改变主要为大脑萎缩和神经细胞退变,病因未明。
6. 器质性精神障碍
由脑萎缩、脑血管疾病、脑变性等大脑衰老性病变所致。临床表现多样,如谵妄表现为急性、一过性、广泛性的认知障碍,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,患者意识清晰度下降、睡眠节律紊乱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定向障碍、自知力受损害,对声光敏感,常因错觉、幻觉而惊慌、害怕或兴奋躁动。痴呆综合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,包括记忆障碍、视空间障碍、抽象思维障碍、语言障碍等。
三、关爱老人心理健康之法
(一)日常陪伴与沟通
子女的陪伴和耐心沟通对老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“子女常回家看看” 不只是一句歌词,更是治愈老人心灵的良药。子女应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,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让老人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。倾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、生活中的琐事,不仅能让老人释放内心的压力,还能增进亲子关系。在与老人沟通时,要保持耐心和理解,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话,更不能表现出不耐烦。多与老人交流生活中的趣事、社会上的新闻,让老人感受到自己与社会的联系,避免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忘感。
(二)丰富娱乐活动
鼓励老人参加各种娱乐活动,尝试新事物,积极参与集体活动,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。增加户外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让老人接触大自然,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。培养兴趣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,如音乐、书画、钓鱼、养花等。音乐可以舒缓情绪,书画能让人平心静气,钓鱼能锻炼耐心和专注力,养花则能美化环境、陶冶情操。参加集体活动,如老年合唱团、舞蹈队、书法绘画班等,让老人有机会结交新朋友,扩大社交圈子,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。
(三)关注老人健康管理
保持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关爱老人健康的重要方面。在饮食方面,要注重多样化,保证老人摄入足够的营养。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低脂肪蛋白质等食物,避免过多摄入油腻、辛辣、高糖、高盐的食物。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老人的体质,如进行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,预防肌肉萎缩;散步、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。定期健康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老人身体的潜在问题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老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,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心电图等项目。
(四)给予心理关怀
注重老人的社交活动、培养兴趣爱好、学会放松减压,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。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,如志愿者服务、文化讲座、手工制作等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关爱。培养兴趣爱好可以让老人在闲暇时间有事情可做,避免无聊和孤独。例如,学习摄影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,参加烹饪班可以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。学会放松减压也很重要,老人可以尝试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等方式,缓解紧张情绪,放松身心。同时,家人也要给予老人足够的关心和支持,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。
四、重阳敬老,共筑幸福晚年
重阳节作为老人节,不仅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提醒我们关注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契机。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,老人们往往容易被忽视,他们的心理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。然而,老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,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数据显示,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.64 亿人,占 18.70%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关注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老人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,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。
我们应当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爱老人。政府可以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,加强老年医疗保障能力建设,提升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水平,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为,维护好老年人的权益。社区可以组织更多适合老人的活动,如书法、手工编织、下棋等,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。企业可以研发更多适合老人的产品和服务,如智能家居、健康监测设备等,提高老人的生活便利性。
作为子女,我们更要承担起关爱老人的责任。除了给予老人物质上的支持,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。多陪伴老人,与他们交流沟通,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。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选择,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。鼓励老人培养兴趣爱好,参加社交活动,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让我们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共同行动起来,关爱老人,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。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,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。